本期节目讨论内容:

在首张“3 Feet High and Rising”(1989),他们与制作人 Prince Paul 用独特,或者说有点胡闹的采样手法呈现出了拼贴艺术般的想象力,内容叙事上则不仅把数字3全面掌握,还是最早将竞赛节目情节穿插在整张专辑中,作为概念的艺术家之一。“3 Feet High and Rising” 为Hip Hop音乐带来了非常新鲜的改变,与同时期热衷采样 funk 和 soul 不同的是,De La 采样的广度从儿歌、摇滚乐到单口喜剧现场,包罗万象,在当年是前无古人的手法,它不足以成为一件常规意义上的”masterpiece”,但它绝对classic;

“3 Feet High and Rising”的说唱 flow 和内容表达方面的不同也是突出的一大特色,De La Soul 自创的 slang、inside jokes 让整张作品的趣味性更加奇妙,我非常喜欢 The Washington Post 一篇乐评的评价:”it's the work of merry pranksters of the mind.”

第二张专辑 “De La Soul is Dead”(1991) 是 De La 的下一个阶段性突破,他们继续与制作人 Prince Paul 合作,将虚构叙事揉进专辑概念的创作手法更深一步,把整张专辑做成了一本嘻哈有声书,出于团队对评论界的任性小反抗,这张被他们自己评价为“a mean record“的作品中有大量自己吐槽自己的内容,当然,除了这种“抖机灵”玩笑,De La 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开始有了敏感的洞察和思考,将创作的笔延伸到自己社群内部,这让他们本身顽皮的属性多了一层暗黑的幽默特质,让 The Source 杂志给出了少有的五麦评价;

“Buhloone Mindstate” (1993)是 De La 的第三张,也是 Prince Paul 参与制作的最后一张,这张是 Dave Chapelle, Chris Rock 这些黑人喜剧演员的最爱。我们认为这张专辑在写作技巧上更加抽象考究,同时邀请来 James Brown 大乐队的乐手参与制作,是他们拥抱爵士说唱的开始;

第四张 “Stakes is High” (1996) 在 Pos 看来是等同于 Marvin Gaye 的 “What’s Going On”, 是 De La Soul 重要的转折作品。Prince Paul 由于跟团队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创作分歧,所以主动退出,传奇制作人 J Dilla 首次出现,并且被发掘的 Mos Def 也展示出了天才能力;

在 90 年代,主流Hip Hop 已走上了商业化道路,在充斥着奢华时尚,物质主义横行的嘻哈时代,“Stakes is High” 其实是一个严肃的喊话作品,“For De La Soul, the culture of violence and the material excess that is celebrated in the music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oisonous culture that exists in the fabric of American society itself. Both are addressed in the song because both are interrelated. “

第五张“Art Official Intelligence: Mosaic Thump”(2000) 是我个人开始喜欢 De La 的作品,千禧年新时代的 De La Soul 依然保持创作水准,与下一张 “AOI: Bionix” (2001) 本属于 AOI 三部曲系列,但后来由于跟唱片公司合约问题就终止于 2001 年(后来发行的 “Art Official Intelligence_ The Impossible_ Mission” 其实是一张杂盘),Bionix 也成为了他们在 Tommy Boy 发行的最后一部作品,团队的太空旅程在此结束;

独立之后,De La Soul 发行了第七张”The Grind Date” (2004),整体制作更加商业,Madlib 参与的角色更重了。接着 De La 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沉寂,一直到 2016 年发布了 Kickstarter 众筹专辑 “and the Anonymous Nobody…”